找到相关内容1453篇,用时15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敦煌僧尼与寺院常住财产的关系

    五代宋初僧人与寺院常住斛斗的关系试作探讨。   一、如何解释敦煌寺院常住斛斗支出中没有僧人的日常食用   依据佛教典籍记载,常住斛斗的重要用途之一应是僧人的日常食用。但大量的敦煌寺院常住斛斗入破历却...铜罐、铛、鏊等铜铁器,盘、碗、碟、床等家具,甕、缸、瓦盛等瓦器及函柜、车乘、氈褥、金银器皿等。按照佛教经律的说法,上列物品除僧物外,还包括佛物和法物。常住斛斗则包括麦、粟、油、酥、米、麺、黄麻、麩、滓、...

    郝春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4278779.html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2)

      公元8世纪时,在赤松德赞的扶持下,从汉、梵文中译出一些佛教典籍,在加上大量的印度、西藏的论师的论文,逐渐形成所谓的“藏文大藏经”。全藏分为“甘珠尔”、“丹珠尔”和“松绷”三大类。“甘珠尔”“...总制院,其职责是管理全国的佛教僧人和整个吐蕃地区,八思巴以皇帝的上师的身份管理这一机构。元朝在西藏建立了统一的守卫的军队,皇帝把管理西藏地方的权力集中到萨迦巴,并且在藏族地区划出土地和民户献给萨迦巴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378977.html
  •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

    虽然举措失当,但不难看出元昊对印度佛教典籍的渴求。这一记载,也间接证明,西夏在建国前即已与印度佛教界有所接触。这一结论,在《大夏国葬舍利碣铭》中可得到具体的印证:   我圣文英武崇仁至孝皇帝陛下,...  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   陈爱峰 杨富学   原刊《宁夏社会科学》2009年第2期,第104~108页   (吐鲁番学研究院 新疆 吐鲁番 838000;敦煌研究院 甘肃 兰州 730030...

    杨富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2279209.html
  • 写经和敦煌学

    也不断向东推进,并消灭了于阗的政权。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,统治敦煌的曹氏归义军政权不得不开始紧张的备战工作。为了防止可能到来的党项或哈拉汗王朝军队的破坏,敦煌各个寺院便把佛教典籍、画卷以及其他各种文卷...不列颠博物馆)。   一九O八年七月,汉文知识较好的法国人伯希和 (Paul Pelliot,一八七八-一九四五)来到敦煌,花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在窟内精心挑选那些佛教大藏经未书的文献、带有题记的文献和非...

    刘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3579214.html
  • 显通寺建筑与塑像

    佛教协会的正付会长请佛法师和宏毅法师,他们是五台山德高望重、知识渊博的高僧。这既是他们的禅房,又是他们的诵经念佛、著书立说的书斋,还是五台山佛教的首府。院内东西厢房为佛教典籍佛教文物,函函经书,个个...背面的石券门洞额上,也刻着“慈云普度”四个楷体金字。它的意思是说,佛以云彩那样广大的慈心,普遍度化芸芸众生。两副横匾,相映成趣,说的是佛教要以不同的方法教化众生,去掉迷惑,认识真理。  空过钟楼数十步,...

    树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0580053.html
  • 普化寺

    东西配楼,也各有五间配楼。东配楼的一层为法物流通处,内有佛教典籍、经书、绘画、佛、菩萨、阿罗汉等像和《五台山研究》杂志、《五台山游记选注》、《五台山楹联牌匾集锦》、《五台山诗歌选注》、《五台山导游》、...山光水色、景色宜人的风水宝地。它的殿堂楼;阁雕梁画栋,佛菩萨像别具一格,法事活动常行不绝,僧人生活严肃活泼,是五台山佛教的一座赏心悦目、香烟缭绕的佛教道场,也是五台山近代以来,僧才济济,高僧倍出,解放...

    肖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4580112.html
  • 也谈汉文佛教大藏经的系统问题

    各藏收录经籍内容的4/5。另据日本学者小野玄妙所著《佛教经典总论》中“刊本大藏经总览”[2],其所列14种藏经(含个别经录)对照表,可清楚地看到,在所录1444种典籍中只有34种中国著述不为各藏共收,...,编帙散佚,幸而存者百无二三。”[16]   在这种形势下,佛教典籍的命运可能更惨。这就是为什么在宋太祖开宝年间敕命在成都书写金银字大藏经“数藏”[17]的原因,因为在以开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佛教的...

    李富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092080759.html
  • 民国时期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历史进程

    机构。   以佛学、语言与历史学同步进行的研究方法,以历史认识汉藏佛教文化的彼此影响为基础,进行汉藏教理的综合性研究,翻译出版的汉藏典籍;重视学僧的道德训练,采取丛林管理方式,并引入导师制;研修方面...的载体。民国时期汉藏佛教典籍的翻译不断丰富,促进藏密在内地的传播,在内地显密之争和东密浸化的情况下,汉地佛教的研究受到藏传佛教的影响逐步复兴发展,促进了民国时期围绕同溯原典展开的佛教改进运动的开展和...

    王海燕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0980926.html
  •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

      其实,在佛教典籍中,真正被称为“小乘”的应该是佛陀圆寂后产生的各部派的论藏,这些论藏把佛陀的说法“矮小化”了。后来之所以会产生大乘佛教,就是要去除这种“矮小化”,恢复佛陀教法的真实面目,也就是《...  《杂阿含经》述评   吴平(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)   内容提要 在四部《阿含经》中,《杂阿含经》最为原始,包含了佛教中的一些基本教义,被称为“佛教圣典”。本文从《杂阿含经》的集结与流传、...

    吴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171581348.html
  •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

    。这也就标明了,离俗修行,觉悟脱苦,是佛教的一个基本宗教特性。   不过,也正是那些有丰富故事的典籍及戒律说明,脱离现实的欲求是很艰难的,即使对於那些已经出离了世俗去实践解脱修行的沙门们,禁戒欲望和...尤其对於钱财布施的处置和态度,应是佛教经济理念的一个关键环节。   世俗方面或有以为,讲清修出世的佛教应与金钱多无交涉,但佛教典籍显示,佛教很久以来就不讳谈金钱;当然也同时显示,一如金钱在世俗社会的...

    周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1982101.html